9月2日,在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期间,金融服务专题主论坛—2022中国国际金融年度论坛在首钢园香格里拉酒店隆重召开,为现场和线上的近千余名观众,带来了一场具有国际水准和市场前瞻性的思想盛宴。
中国国际金融年度论坛自2005年创办以来,已连续成功举办十七届,是中国金融业改革开放的宣介平台、国际金融前沿热点的交流平台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展示平台。本届论坛以“开放融合 绿色未来”为主题,由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北京市人民政府指导,由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北京银保监局、北京证监局、朝阳区政府、石景山区政府、顺义区政府主办。
本届论坛聚焦国际前沿热点,围绕金融业稳健发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气候投融资、数字化转型、资产管理等主题,邀请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政府有关部门领导,国内外金融机构负责人,金融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展开研讨交流,共同探索开放融合发展的新路径,描绘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蓝图。论坛发布了《“两区”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开放发展行动方案》和“北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获批筹建”两项重要内容,充分展示了金融业创新发展的丰硕果实。
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靳伟表示,金融业是全球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服务业开放的重点领域。近年来,北京市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对北京一系列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强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功能建设,坚持以首善标准,做好首都金融工作。目前,北京市金融资产总量超过了190万亿元,约占全国一半;金融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了20%;对地方财政收入的贡献超过了1/5,成为首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近期,北京市发布了“十四五”时期金融业的发展规划,正式提出了建设与大国首都地位相匹配的现代金融业的目标。北京市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服贸会贺信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完善政策举措,统筹发展和安全,不断地推动首都金融业的高质量发展。一是服务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建设;二是完善支持科技创新的金融体系;三是巩固扩大金融科技的发展优势;四是深化绿色金融改革,倡导ESG投资理念;五是打造金融业双向开放的新高地,大力推进金融领域“两区”建设,支持外资机构在京发展。
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周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银行业保险业实现新的历史性跨越,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循环逐步形成,2022年6月末,中国银行(3.040, -0.01, -0.33%)业总资产居世界第一、保险业总资产位居世界第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过去5年,累积处置不良贷款约12万亿元,超过之前12年总和;银行业保险业改革开放呈现新局面,大型银行金融效益接近世界先进水平,数字信贷、线上保险等业务全球领先;监管的有效性和法治化水平日益提高,过去10年间,制定和修改法律法规70余部,建立了监管大数据平台,推动监管工作信息化和智能化。
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中国银保监局会将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一是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确保金融发展正确的政治方向;二是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培育和激发经济金融新动能,强化监管引领,聚焦科技成果转化,关键技术研发,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优质金融服务;三是坚持协调发展理念,发挥金融助力区域协调发展的积极作用,建设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协调发展的金融市场体系;四是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绿色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绿色产品创新体系和绿色激励约束机制四大支柱;五是坚持开放发展理念,支持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吸引全球高质量金融资源要素,欢迎高水平、专业化的外资机构来华展业;六是坚持共享发展的理念,发展普惠金融,加强稳企纾困;七是坚持统筹发展与安全,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表示,围绕稳预期、稳资金面、稳市场行为持续发力,证监会及时果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和社会预期。今年以来,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取得新成绩,境内外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拓宽跨境投融资渠道;推动中国资本市场与国际接轨,中美双方成功签署跨境上市公司审计监管合作协议,为清除存在多年的中国企业赴美上市障碍迈出了重要一步;做好开放政策的沟通宣传,稳定市场信心预期。
目前,中国资本市场已经成长为世界第二大市场,开放程度日益提升,吸引了越来越多国际投资者积极参与。下一步,中国证监会将统筹发展与安全,全力支持稳住经济大盘,推出更多有力度、有深度的开放举措,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一是继续稳步推进市场、机构、产品全方位制度型开放,推动境外上市新规立法程序,做好改革实施后的配套规则、系统建设等准备工作。拓展优化互联互通存托凭证业务,支持更多上市公司互联互通存托凭证发行上市。进一步优化完善沪深港通机制,推动交易所、债券市场互联互通取得实质进展。稳步扩大商品和金融期货国际化品种,支持开展期货产品结算价授权合作,实现期货市场开放路径多元化。二是进一步加强开放环境下的监管能力和风险防范能力建设。落实好中美跨境审计监管合作协议,为资本市场高水平开放构建可预期的国际监管环境。三是进一步加强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务实合作,将会同港方和有关部门推出三项扩大两地资本市场务实合作的新举措:扩大沪深港通股票标的,推动将符合条件的在港主要上市外国公司和更多沪深上市公司股票纳入标的范围;支持香港推出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研究在港股通增加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助力人民币国际化;支持香港推出国债期货。研究支持香港推出国债期货,加快推动境内国债期货市场对内对外开放,实现两地协同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阮健弘表示,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加大稳健货币政策的实施力度,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性双重功能,着力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流动性合理充裕,7月末,广义货币M2社会融资规模、人民币贷款余额的增速均保持在10%以上;二是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力度加大,出台了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23条政策措施,加大了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的实施力度;三是金融改革开放持续推进,市场化利率的形成机制和传导机制不断健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不断完善,汇率双向浮动,统一了境外投资者投资我国债券市场的政策,推出了内地与香港利率互换市场的互联互通,人民币国际化的水平稳步提升,今年5月份,成功地通过了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以来的首次审查,权重从10.92%上升至12.28%,这是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发展和金融改革开放成果的肯定。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一些挑战,需要进一步发挥金融的支持作用,巩固经济恢复发展。一是继续营造合理充裕的流动性环境;二是持续完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体系;三是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开放。下一步,人民银行将着力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力度和质效,兼顾短期和长期,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支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郑薇表示,今年以来,我国外汇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呈现出较强韧性,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贸易发展质量稳步提升,直接投资保持较高水平净流入。国家外管局助企纾困,提升外汇管理的服务质效,坚持外汇为邻,持续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一是优质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政策进一步扩面提质,实现了全国覆盖;二是便利跨境电商等贸易新业态结算,拓展跨境电商结算渠道,实现境外资金高效低成本到账;三是便利冬奥会相关区域内外汇业务办理,圆满完成冬奥会期间的优惠保障工作,深化改革,推进跨境投融资高水平的开放。今年以来,国家外汇局扩大了跨国公司本外地资金池试点,优化相关政策,支持总部经济的发展。同时,便利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券市场,不断提升中国债券市场整体对外开放的程度。多措并举,服务企业汇率风险的管理,支持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免收中小微企业外汇衍生品相关交易手续费,创新推出两类期权产品,为企业汇率避险提供更多的支持措施,发布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指引,为涉外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提供有益参考。
下一步,外汇管理部门将进一步深化外汇领域改革开放,推进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同时,加强外汇收支形势的监测和分析,不断完善外汇市场“宏观审慎+微观监管”两位一体的框架,维护外汇市场的稳健运行和国家经济金融安全。